通知公告
京师悟天学术论坛第五期通知
             2025-10-30
  2025-10-30   
 
 为推动高水平学术交流、促进前沿科研思想的交汇融合,北京师范大学“京师悟天学术论坛”正式启动。论坛旨在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学术思想碰撞与合作创新。
我们诚挚邀请广大师生参加京师悟天学术论坛第五期学术报告活动!
 

 
报告主题|
     系外地球(ET)巡天
报告人|
     葛健 教授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CJ讲席教授
时间|
     2025年11月5日(星期三)
    上午 10:00–12:00 学术报告
    下午 13:00–16:00 座谈交流
地点|
    北京师范大学 物理楼106
报告摘要|
系外地球(ET)巡天任务任务是国家太空探源专项的四颗科学卫星之一,计划于2028年冬发射,目标是在日–地L2点部署一座专用空间天文台,系统性地搜寻系外类地行星。该任务将配备六台广角凌星望远镜和一台微引力透镜望远镜,并搭载大面阵CMOS探测器,以实现超高精度光度观测。在为期四年的主任务期间,ET将持续监测超过200万颗附近晚型矮星以搜寻凌星信号,同时在夏季集中观测银河系核球方向约3000万颗恒星以探测微引力透镜事件。模拟结果显示,ET有望首次探测到约17颗系外地球和约25颗流浪地球,并发现超过4000颗类地行星及数万颗其他类型的系外行星。本报告将重点介绍ET的任务设计、关键技术创新,以及其在推动类地行星探测与系外行星、星震学、恒星和银河系考古学以及时域等科学发展方面的重大潜在影响。
报告人简介|
    葛健教授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讲席教授,国家创新人才,曾为佛罗里达大学终身教授(2004-2020),宾州州立大学助理教授(2000-2004),和利物浦国家实验室博士后(1998-2000)。于1989年获中国科大的理学学士, 1998年获亚利桑那大学天文学博士。葛健是国家太空探源系列系外地球(ET)巡天科学卫星任务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2024-现在)、达摩近邻宜居行星巡天的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2010-2020)、全球首位找到系外行星的华裔科学家、国际斯隆数字巡天三期MARVELS多目标地外行星巡天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2006-2014)等。2018年入选《中国留学生的四十年》。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科学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2025-现在)。他长期从事系外行星和观测宇宙学、天文技术和仪器以及人工智能在天文大数据应用的研究。迄今为止,他发表了157篇国际顶级期刊文章, 3篇国内期刊文章和121篇技术论文,同时拥有3个美国国家发明专利。
本次活动为“京师悟天学术论坛”第五期,面向全院师生开放,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踊跃参加。
京师悟天学术论坛


 师德意见
师德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