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郭敏勇课题组联合宁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围绕这一前沿课题开展了深入研究。通过精确的理论建模与计算,研究团队发现:靠近事件视界区域产生的同步辐射,其极化模式几乎完全由黑洞自身的时空结构所决定,基本不受周围等离子体运动状态的干扰。这一突破性发现为黑洞性质的观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极其稳定可靠的诊断手段,尤其在精确测量黑洞自旋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该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黑洞极端环境下电磁辐射机制的理解,也为未来基于极化观测的黑洞成像和参数反演提供了理论基础。
8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与天体物理前沿研究所曹硕教授团组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贵州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及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射电天文研究所(MPIfR)等多家国内外顶尖机构,共同发布了历时7年的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球状星团脉冲星巡天(GC FANS)的首篇项目综述,成果以“The FAST Globular Cluster Pulsar Survey (GC FANS)”为题刊登于国际天文顶尖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星空浩渺处,格物正当时。2025年7月26日至8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联合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大学物理》期刊、《高中数理化》杂志、中国核学会射线束技术分会、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放射生态分会等单位成功举办“探寻物理之美,启航智慧之光”高中物理夏令营、优秀中学生暑期学堂、京师英才物理核心素养提升营、基础教育物理学科共同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项夏令营以及良乡附属中学物理夏令营。来自全国各地的140余名优秀中学生齐聚北京师范大学,在百年物理精神的浸润下,完成从粒子震颤到黑洞引力的壮阔航行,开启从微观世界到浩瀚宇宙的科学远征。在这场盛夏的物理盛宴中,学子们亲手触摸科学前沿、解密万物致理,领略万物之理的磅礴伟力与极致浪漫,为未来科学梦想扬帆启航。
6月18日上午,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和渤海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一行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访问调研。
感谢您关注物理与天文学院投稿平台,如您需向学院官网、学院官微及学校官网投稿,请参...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2025年优秀中学生暑期学堂招生开始了,优秀的你,点击...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2025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招生简章》相关规定,...
根据学校招生政策,结合学科发展需要,物理与天文学院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
主讲人:Eli Piasetzky
时间:2025年8月20日(周三)上午10:00
地点:京师科技大厦B座1319会议室
摘要:Recent electron-scattering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about 20% of nucleons inside atomic nuclei po...
主讲人:张孝富(研究员)
时间:2025年7月15日下午4:0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科技楼C602
摘要:具有宏观量子效应的超导体可广泛地用于不同类型超导量子器件研制,尤其是低维超导纳米线,其不仅可用于研制具有极限灵敏度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还可用于研制具有极低功耗的新型超导逻辑器件,是...
05
22
21
20
16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服务电话:010-58808135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