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物理与天文学院刘言东与合作者提出鉴别马约拉纳费米子新方法
2025-01
物理与天文学院刘言东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曹庆宏、匹兹堡大学程焜合作提出了基于快度分布的鉴别马约拉纳费米子的新方法。该成果以《在未来轻子对撞机上鉴别马约拉纳型和狄拉克型惰性中微子》(Distinguishing Dirac from Majorana Heavy Neutrino at Future Lepton Colliders)为题于2025年1月14日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物理与天文学院马宇翰与合作者提出能在最大功率下趋于卡诺效率的极简热机模型
2025-01
物理与天文学院讲师马宇翰与德累斯顿系统生物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梁师翎等合作提出了一个做功物质具有能级简并度的最小生化热机模型。该热机在最大功率下的效率可以突破低耗散热机的普适上限,并在热力学极限下逼近卡诺效率[。
-
物理与天文学院2024年度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述职会圆满召开
2025-01
此次会议旨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与不足,深入分析工作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新一年的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物理与天文学院成功举办京师物天科普大讲坛活动
2024-12
2024年12月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主办,物理视界社团承办的“京师物天科普大讲坛”活动在英东学术会堂成功举办。该活动旨在通过讲述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和科普之路,激发大家对科研的兴趣和对科学探索的热情,鼓舞有志者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勇敢追梦。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良乡附属中学的百余名师生积极参与,校内外众多嘉宾也共同见证了这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Steve Granick教授来我院作本科生人才培养系列报告
2024-12
2024年12月4日下午,物理与天文学院本科生人才培养系列报告邀请到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马萨诸塞大学Steve Granick教授来校开展了活动。本次活动由学院副院长张文凯教授主持,学院5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
北京师范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2024-12
12月7日至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主办的“北京师范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英东学术会堂举办。此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专家学者、知名高中校长等,共同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探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方向、新路径。
-
绘梦南国·情系北师——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七九级相识45年珠海聚会记
2024-12
盖闻功成学就,必托高堂名府;木铎金声,须籍琴瑟和鸣。七九己未金秋,忝列师大辟雍。康衢广陌,张陈铺启;究物穷理,砺节砥行。挥汗成雨,焚膏继晷,春秋四载,知行并重。以理性开智,以世范修身。求学若渴,持志如恒。
-
校友喜报 | 祝贺!物理与天文学院校友陈孝钿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
2024-11
近日,在浙江温州举行的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正式揭晓,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2011届本科校友陈孝钿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
-
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合学院教指委、教工支部集体参观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展
2024-11
2024年11月26日上午,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合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工支部集体参观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展,本次参观邀请到了教务部(研究生院)培养处符佳佳老师就展览进行讲解。
-
物理与天文学院慕天望远镜与中国天眼开展合作讨论
2024-11
2024年11月25日上午,清华大学讲席教授,FAST首席科学家(原),格罗斯曼奖获得者,李菂教授来我院访问交流。